一鸣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王珪是礼部尚书,这等关乎礼制的大事,他最有发言权。

而且他的谏言合情合理,有理有据,李世民顿时无言以对。

略微思量,确实有些问题,储君之位乃是国本,关乎江山社稷稳定。

哪怕只是假设,也得慎言,否则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毕竟这世上,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的事情多了去。

魏王李泰闻言,不免有些失望,王珪的话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朝臣们的态度——东宫不可动摇。

有皇帝支持,朝臣维护,东宫地位稳固,哪里还有夺嫡的可能?

偏生这话还是自己的老师口中道出,李泰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表面上似乎能衬托自己高风亮节。

但实际上,连自家老师都不帮自己谋划,当真让人失望,唉!

更惨的,那点子亲王的尊崇也从此不再有,和东宫太子陡然间有了更为显著的差别。

李世民沉吟片刻,点头道:“叔玠所言有理,准奏!”

……

贞观十二年,朝堂第一声惊雷响过。

众人还没有回过味来,第二声惊雷接踵而至。

正月十二,皇帝李世民突然宣布议定皇亲、宗室、勋贵大臣的等级,令其各统一方,世代相传,除非犯有大罪,否则世袭。

第一批以荆州都督、荆王李元景等二十一王、以功臣长孙无忌等十四人勋贵重臣为世袭刺史。

刺史乃是大唐州一级行政单位的长官,而今采取世袭制,等若父子代代相传。该州仍旧是大唐国土,但相当于是该家族的封地,世代为其管辖。

诏书一下,又是满朝哗然。

有人乐见其成,打天下的时候拼命,或者现在立下功劳爬上高位,子孙就可以享福了,得到的不仅仅是爵位传承,还有世袭的刺史官职以及相应的权势。

好啊,真好!

尤其是那些世家大族,本就有显爵,实力强大,子弟身居高位者也不少,再得到几个世袭刺史,更可谓如虎添翼,锦上添花。

但凡是都有两面性,有人乐见其成,有人赞同,自然也就有人反对,而且很激烈。

长孙无忌是首批勋贵代表人物,他立即上疏请辞,称:“臣禀承皇恩以来,形影相吊,如履薄冰;宗族的人忧心忡忡,如同置身汤火之中。

追溯夏、商、周三代封邦建土,是由于力量不能制衡诸侯,便施利于他们,礼乐作为节制修饰,多非出自王朝。

两汉罢除侯国设置郡守,免除过去的弊病,深合事理。如今因为我们这些人的缘故,又重新变更,恐怕搞乱了王朝纲纪;

而且后代愚幼无知的不肖子孙,有人会触犯国家法令,自取灭亡,更因袭封的赏赐,而遭致灭顶之灾,实在是可怜。愿陛下停止赐封世袭刺史旨意,赐我等保全性命为盼。”

坚辞不授!

于公于私,长孙无忌的理由都很充足,这项制度对国家不利,对后世子孙同样不利,请求罢停。

与此同时,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马周、李百药、于志宁等重臣皆极力反对。

其中以于志宁和侍御史马周言辞最为恳切,于志宁再三劝谏,称此非长治久安之策。

马周更是举出了尧舜亦有不肖子的例子,倘若让刺史家未成年的儿子承袭父职,万一骄横愚钝,百姓们遭殃国家也因此受到损失。

如果想取消他的袭职,则其先人功劳尚在;如欲保留袭封事,则他的罪恶已昭彰于世。与其毒害芸芸众生,毋宁割舍皇恩于已经死去的一个大臣,是很明显的道理!

就差直接明说——皇帝你难道不明白?没犯傻吧?

然后话锋一转,温言称:皇帝你爱护有功之臣让人感动,但这样做不好,到时候也会让自己为难的,所以这么做不合适啊!

总之,与长孙无忌的说辞大同小异。

并且恳请皇帝慎重,可对勋贵之家多些恩赏,从其子孙中遴选优秀人才,量才而用,方不失为上策。

言辞恳切,有理有据。

然奏疏呈上,李二陛下不以为然,在这件事上似乎铁了心,不管你们说什么,一句话——不听,不听,就是不听!

李二是刚愎自用的人吗?

谢逸这样问自己,答案不能是绝对的是或否,有些时候确实是这样。但凡是人,总有任性的时候,哪怕是君主帝王也不例外。

不过眼前这件事,谢逸觉得很古怪,不应该啊,李二只要脑袋没有被门挤,不会有这样的举措。

华夏古代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和君权集中才是,隋唐的三省六部不就是这样嘛,宰相众多,也就不会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柄重臣,以分权达到集权的目的。

如今突然搞出刺史世袭制度,这不等于是搞分封嘛!

汉朝的七国之乱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深刻,傻乎乎地开起历史倒车?

何况史书记载明确,唐朝并未实行过此种制度,至少太宗时没有。至于后来的节度使,那是玄宗实行募兵制以后的问题。

李二犯这样的糊涂,实在不应该,没道理,谢逸觉得其中有猫腻。

但具体是怎么回事,不大清楚。

自己官居弘文馆学士,职责中便有参议礼制沿革这一条,这件事要不要也上疏说一说呢?

思考再三,谢逸决定还是算了。于志宁、魏征和马周这些人的分量已经足够了,自己就不必凑热闹了。

最重要的是,名满天下的谢学士压根不会写奏疏!

看到从弘文馆抄回来的马周奏疏,谢逸连声感慨,古代人经史子集,之乎者也真不是白读的。

看看马周的奏疏写的多好,引经据典,有理有据,言辞更是切中要点,字里行间偶尔还不忘拍上一记马屁,而且文辞通顺,语句优美。

据弘文馆的人说,这是大唐奏疏的标准文体,自己却偏偏写不来,以后还怎么在朝堂上混呢?

真是伤脑筋!

幕僚,淮阳县伯府必须尽快招募几个玩笔杆的幕僚,此事刻不容缓。

……

淮阳县伯府的招聘告示还没贴出去,朝堂上的关于刺史世袭制的争论尚未停止。

所有人精神仍旧紧张,内容尚未消化之时,谁也没想到,朝堂上又是一声惊雷响起。

申国公、吏部尚书高士廉、黄门侍郎韦挺、礼部侍郎令狐德、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氏族志》,书成,呈皇帝御览。

……

喜欢唐朝败家子请大家收藏:(www.ymwx.org)唐朝败家子一鸣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鸣文学推荐阅读: 吾乃大皇帝承包大明练习生从徒手劈砖开始移明皇帝特种兵之血色獠牙抗日之浩然正气少年大将军明朝假太监扶明录最强特种兵之龙魂明朝败家子寒门宰相唐朝好地主猛卒盛唐血刃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抗战之火线精英千钧北宋投机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史上最强崇祯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一胎三宝:毒医娘亲不好惹兴宋南宋刑狱司大唐一品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红楼毒士大唐逍遥驸马爷入赘为皇上大秦:开局秦始皇上门认亲三国之巅峰召唤重装军火商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小生真不是书呆子极品奴才三国之在祀与戎渔色大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谍海鸳鸯刀水浒之诸天万界渔网三国突起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带着商城混大唐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汉祚龙兴关于我重生古代发展科学这件事开局求娶黄月英寒门状元梦回大明春
一鸣文学搜藏榜: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抗战从伪装者开始在士兵突击开始二次军旅生涯吾国有秦我在明朝当皇帝北宋投机者大明太师三国美人异传一品唐侯三国之黄巾神将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穿越一八五三扶唐回到明朝当太子唐颂天下抗日之铁血兵魂终极战争公子风流大明第一臣前方之路不迷茫总有刁民要害我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抗战之无双战将国色生枭特种兵之陪练无敌三国之新霸主抗日之烽火系统乱世栋梁大宋猛虎盛唐神话我的老婆是皇上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逐鹿巨唐风华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一抹残阳映青山穿越成太子,开局一把枪无法回避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我在古代卖烧烤明贼神秘武将抽奖系统三国之重振北疆抗战之从亮剑开始打卡三国之公孙大帝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楚氏赘婿
一鸣文学最新小说: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杀手特种兵宋起波斯湾江山如此多骄铁血骠骑奉天承运边戎抗日之横扫天下大唐全才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大宋极品国师开国功贼抗日之兵王纵横吕氏皇朝超级大独裁者大周权相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明末资本家血帅猎日神刀三国之天下霸业极品皇帝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盗宋终极战争逐鹿明贼燃烧的海洋张辽新传混在五代当皇帝明末朱重八大唐之理工天下唐农祸害大清闯王李自成新传本草王最强战兵重生之大科学家大明小皇帝宋风战争之父唐骑回到明朝去闯荡一世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