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朱由校走进文华殿,众大臣便下跪拜见,山呼万岁。

朱由校高坐到龙椅上,看着下面的大臣,嘴角微抿,讥讽之色一闪而过。

“众正盈朝”啊!

没错,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天启初年二年,崇祯刚继位的那几年,大明的政治气象就是这么好。

然后呢,“众正盈朝”之时也是外战屡败,内乱频生的主要时期。

经过了“移宫案”和“红丸案”的清算打击,现在的东林党已经充盈朝廷,主要的功劳嘛,得算在吏部尚书赵南星头上。

天启帝登上皇位后,为报答东林党在“移宫案”中的功劳,杨涟、左光斗、赵南星等人或起复,或升官,势力为之一振。

赵南星任吏部尚书后,更是加倍寻找举荐东林党人,把他们安排在各个部门。

高攀龙、杨涟、左光斗执掌法令;李腾芳、陈于廷辅助选举;魏大中、袁化中主管科道;郑三俊、李邦华、孙居相、饶伸、王之肕等人全部放在部里执政。

这还只是官位较高的,至于四司里的下属官员,象邹维琏、夏嘉遇、张光前、程国祥、刘廷谏等人,都排不上号。

盛极而衰,怪不得自天启三年后,魏大爷便是屡屡高升、权柄日重。这是天启帝准备关门放魏忠狗的前奏啊!

天启帝也不是傻子,这满朝的东林党看起来眼晕不?上下联通、声息相鼓的气势让人害怕不?

朱由校不说话,把下跪的群臣晾在那儿了。

这是故意的,朱由校看到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就来气。前世只能在网上喷“清流误国”、“文官误国”、“党争误国”,现在可真的能面对面的收拾几个啦!

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他也要准备好,把刀磨快,并找到下刀的时机。

群臣跪在地上,即便看不到皇帝的脸色表情,也知道小皇帝心情不好,心中凛凛。

不是刚选完皇后嫔妃嘛,这还不高兴?难道说是刘太妃那里选的不合皇上心意,小皇帝在耍小脾气?

终于,伴着太监尖细的声音“起”,跪在地上的群臣才算是略微松了口气,谢恩后起身站立。

“自朕登基以来,辽东屡战屡败,已近全没。”朱由校也不废话,更不听群臣们上奏,沉声说道:“如今经抚不和,必致祸事。朕欲调回王化贞,由熊廷弼节制辽东军事。”

按照孙承宗和袁可立的意思,是让众臣再议一议。

可朱由校已经看透了,议来议去已经半年了,还没议出个结果,索性拿出自己的意见,看这帮家伙怎么决定。

皇帝的话很生硬,也定下了基调。不是经抚不和嘛,那就换一个,但却不是众臣多数都同意更换的熊大臭嘴,而是王大医生。

没错,王化贞在朝为官时最出名的不是政绩,而是他的医术。

这家伙不仅医术很高明,给很多达官显贵看过病,还以《本草纲目》为蓝本,将各种单方、验方按病名分为中风、破伤风、伤寒、瘟疫等150余类,著成《普门医品》48卷之多。

你说你当个医生悬壶济世多好,混迹官场也凑和,非要掺和兵事,那是你懂的吗?

刚刚站立起来的群臣听到皇帝的话,都有些怔愣,然后是面面相觑,不知道皇帝怎么突然就做出决定。

首辅叶向高长长的眉毛动了动,却没有说话,目光微向下睨,盯着殿中的御窖金砖地,好象没听到似的。

兵部尚书张鹤鸣用余光扫了下叶向高,知道这事儿得自己先出头。毕竟自己一向力挺王化贞,总要有个说辞来劝谏少年皇帝。

“启奏陛下。”张鹤鸣出班奏道:“辽、沈继亡后,王化贞以千余孱卒,招集散亡,激厉士民,联络西部,使人心安定,方保有广宁。且抚蒙古诸部,使其皆不敢动。中外亦谓其才足倚,河西事可付之。陛下欲调换王化贞,还请三思。”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轻轻摇头,说道:“提弱卒、守孤城,确实有功,但未与东虏交战过,算不得知兵,亦对东虏过于轻视了。”

张鹤鸣躬身再奏:“毛文龙镇江大捷,王化贞有谋略之功。臣以为,王化贞还是知兵的。且王化贞已联络虎墩兔数十万大军,又有内应配合,此时调换,有功亏一篑之虑,望陛下三思。”

吏部尚书赵南星出班启奏,“王化贞起初以兵事委廷弼,而廷弼上言:‘臣奉命控扼山海,非广宁所得私,抚臣不宜卸责于臣’。陛下,廷弼既怕担责,臣以为当撤廷弼他用。”

这特么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王化贞让权是虚,熊廷弼哪里是怕担责,而是根本得不到兵权。

朱由校心中忿懑,却见又有臣子出班上奏。

与以往的廷议一样,同意撤换王化贞的寥寥无几,议撤熊廷弼的数人,余者建议分任责成。

张鹤鸣之前便上奏过,言王化贞一去,毛文龙必不用命,辽人为兵者必溃,西部必解体,宜赐化贞尚方剑,专委以广宁,而撤廷弼他用。

当时的朱木匠也不糊涂,没有同意,而是责吏、兵二部再奏。

“启奏陛下,皇后已定,大婚在即,后宫有主,请依皇室定例遣奉圣夫人出宫。”

嗯?!朱由校正微抿嘴角,看着这帮正人君子的表演,却被大学士刘一燝的上奏给弄愣了。

现在正讨论辽东经抚不和的事情呢,怎么扯到奶*妈了?

愣怔只是很短的时间,朱由校就有些明白了。这是岔开话题,同时也有将一军的意思。

按照皇家律例,皇帝大婚以后,连嫡母、生母都要迁出,后宫要交由皇后管理。客氏留在宫内,当然是没有什么理由的。

当然,此时上奏比历史上要早。可朱由校要是不答应,就没那么理直气壮,撤换王化贞也就底气不足。

大学士刘一燝奏完,殿内安静下来,臣僚们都等着少年皇帝的回复。

敷衍搪塞,硬留客氏在宫中,少年皇帝自觉理亏,恐怕再难以坚持撤换王化贞。

要是生气发怒,拂袖而去,同样的效果,撤换王化贞也就罢议了。

喜欢我真是大昏君请大家收藏:(www.ymwx.org)我真是大昏君一鸣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一鸣文学推荐阅读: 吾乃大皇帝承包大明练习生从徒手劈砖开始移明皇帝特种兵之血色獠牙抗日之浩然正气少年大将军明朝假太监扶明录最强特种兵之龙魂明朝败家子寒门宰相唐朝好地主猛卒盛唐血刃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抗战之火线精英千钧北宋投机者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史上最强崇祯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一胎三宝:毒医娘亲不好惹兴宋南宋刑狱司大唐一品异界烽火录贰烽云再起红楼毒士大唐逍遥驸马爷入赘为皇上大秦:开局秦始皇上门认亲三国之巅峰召唤重装军火商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小生真不是书呆子极品奴才三国之在祀与戎渔色大宋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徒谍海鸳鸯刀水浒之诸天万界渔网三国突起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带着商城混大唐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汉祚龙兴关于我重生古代发展科学这件事开局求娶黄月英寒门状元梦回大明春
一鸣文学搜藏榜: 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抗战之开局让少帅下跪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抗战从伪装者开始在士兵突击开始二次军旅生涯吾国有秦我在明朝当皇帝北宋投机者大明太师三国美人异传一品唐侯三国之黄巾神将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穿越一八五三扶唐回到明朝当太子唐颂天下抗日之铁血兵魂终极战争公子风流大明第一臣前方之路不迷茫总有刁民要害我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抗战之无双战将国色生枭特种兵之陪练无敌三国之新霸主抗日之烽火系统乱世栋梁大宋猛虎盛唐神话我的老婆是皇上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逐鹿巨唐风华三国:我败成最强猛将一抹残阳映青山穿越成太子,开局一把枪无法回避从士兵突击开始的最强兵王我在古代卖烧烤明贼神秘武将抽奖系统三国之重振北疆抗战之从亮剑开始打卡三国之公孙大帝重生宋末之山河动楚氏赘婿
一鸣文学最新小说: 我真的没想当皇帝啊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杀手特种兵宋起波斯湾江山如此多骄铁血骠骑奉天承运边戎抗日之横扫天下大唐全才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大宋极品国师开国功贼抗日之兵王纵横吕氏皇朝超级大独裁者大周权相远征军之溃兵兄弟明末资本家血帅猎日神刀三国之天下霸业极品皇帝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盗宋终极战争逐鹿明贼燃烧的海洋张辽新传混在五代当皇帝明末朱重八大唐之理工天下唐农祸害大清闯王李自成新传本草王最强战兵重生之大科学家大明小皇帝宋风战争之父唐骑回到明朝去闯荡一世吉祥